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页 >> 集团下乡创业 >>梦润动态 >> 【遵义晚报】视觉中的花朵——读刘华长诗《梦润中国》
详细内容

【遵义晚报】视觉中的花朵——读刘华长诗《梦润中国》

 2020-05-10 遵义晚报

全国劳模、汇川农民工代表张明富抡起大锤,向贫困宣战

  文/高永践

  窃以为:长篇叙事诗实在难写,好的长篇叙事诗更是难于上青天。

  因为长篇叙事诗的合质性最强,兼容性最大。它除了要求文本具有诗歌的起码要素,还要求文本具有小说的要素,但又不能像纯粹的诗歌,可以恣意地把玩意象,抒发汪洋之感情,它需要克制;也不能像纯粹的小说,可以任性地动用环境描写、心理描写、对话描写等,烘托气氛,推动情节发展,它需要保留。

  一部好的长篇叙事诗,尤其是纪实性的长篇叙事诗,其创作者除了必须兼备写好小说和好诗歌的笔力,还得有写好报告文学的功力,三力合一而出的作品,才能令读者拍案称绝。

  读刘华的近作——长篇叙事诗《梦润中国》,我享受到了这种感觉。

  (一)

  《梦润中国》的主人公是张明富。张明富现在是贵州梦润集团的董事长。四十多年前,当他从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大坎村出发时,仅是一个辍学后外出务工的17岁少年。这个追风少年,在风雨里滚打跌爬,经历着人生的磨难和坎坷,克服并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,在成就自己的同时,也成就了他的故乡——团泽镇大坎村。

  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来写张明富,有太多的材料入文,可以说是一趟轻松愉快的文字之旅;用小说的形式来写,主人公的经历不仅丰富多彩,更有人们期待的无数看点,也会相对轻松地将张明富的形象立体地呈现。而采用长篇叙事诗的形式,简直是选择走“蜀道”啊!

  刘华之所以“走蜀道”,我想答案只有一个:“根深者叶茂。”

  刘华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脱颖而出的诗人,那是一个诗歌的鼎盛时期。人们对诗歌的虔诚铸就了诗人严谨的写作态度,夯实了诗人的写作根系,从而使很多写诗的人迅速成长为优秀的诗人。刘华就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。

  改革开放后,诗歌跌入低谷,很多诗人也跟风着纷纷“弃文从商”了,而刘华,却立足《遵义晚报》,守护着初心,尽力呵护自己的文学梦想,以诗歌为马,坚定而孤独地驰向“梦中的橄榄树”。

  坚守不会辜负人,付出不会亏待人。2018年,刘华的力作——3000多行的长篇叙事诗《天弈》横空出世,好评如潮,点赞如注。读《天弈》时,我除了迷醉于刘华的诗歌才华,还清晰地感觉到:原来,刘华就是那个被长篇叙事诗选中的“王子”。

  《天弈》以时间为横坐标,空间为纵坐标,在恢弘的布局中,依托奇妙的想象,娓娓叙说人世的悲欢离合,人间的爱恨情仇。亲切的主题,空灵的表达,机巧的结构,无一不彰显出刘华的诗歌具有的好的长篇叙事诗所需要的全部特质。

  (二)

  对比《天弈》和《梦润中国》,《天弈》的故事来自想象,《梦润中国》却是一个事实。

  《天弈》通过想象出来的故事,采用复线结构,巧妙地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以及追问后的了悟,《梦润中国》完成的又是什么呢?

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改革的春风吹醒了中华大地,许许多多的人依托党的好政策,通过自己的努力,发了家致了富,走上了小康之路,过上了幸福生活——这是一代人的拼搏史、致富史,可写的素材太多太多了,但想从中寻找到有血有肉的素材,创造出有声有色的人物形象,切入点是个大难题,也是决定文本成败的关键问题。

  不信你去问一问从那个年代走出来富起来的人,看看他们的经历是不是大同小异。

  找准切入点,是对一个诗人严峻的挑战。刘华沉着应对这个挑战。他用厚积的实力,不动声色地精准地找到了,即成功是分层面的。具体说来:成功的第一个层面:在国家政策的大背景下,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,获得了成功,过上了小家庭的好日子。第二个层面:成功的个体利用自己的资源,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创业,齐心致富,共同成功。这是最高级别的成功。这样的成功,使个体从单纯的生物体成长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人,因而个性有了灵魂,思维有了格局,行动有了气魄——张明富就是这样一个有灵魂、有格局、有气魄的企业家。

  如果就此切入,顺着理出一个框架开始行文,也是很难写出优质、美性的诗歌,顶多不过是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一个人如何创业的日子罢了。怎样才能让主人公的形象丰满、亲切又出彩,是一个可以走到人们身边的榜样,而不是一个仅仅停留在纸上的雕像——这是对诗人功力的又一轮大考。

  在这轮考试中,诗人需要沙里淘金,从张明富成长的漫长时光里,经历的无数事件中,淘出那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、典型又细微的细节,以工艺的手法,一笔一划勾勒出人物的精神气质,将其栩栩如生地展示出来。这个过程,诗人没有庖丁解牛的功夫,根本不可能交出一份合格的考卷来。

  (三)

  在长诗开篇的“引言”部分,诗人从“梦润”的村级乡村车队说起,给读者制造悬念,引起读者的兴趣,自愿跟随诗人的脚步,去到那个叫“大坎”的地方。但诗人还是没有直奔主人公而去,而是在第一章“大坎”中用“文化墙”“红军崖”“凉风沟”三个片段,先为主人公的出场搭建起一个意味深长的舞台:企业文化、红军精神、故土情结是这个舞台的三个重要元素,也是读者走近张明富,懂得张明富的重要路径。

  接下去,从长诗的第二章“成长”一直到第五章“修路”,诗人从不同的视角,写了张明富“从刷油漆、副食品批发、南下打工,到回乡开化妆品厂、养殖鹌鹑,再到创办目前旗下有9家公司的梦润集团”的全过程。这一过程,诗人不是简单地叙说,而是在叙说中用细节和情节精心地造就了长诗的灵魂,增强了长诗的骨骼,健全了长诗的体魄。

  比如,文化程度不高的张明富,每次遇到问题请教的老师都是书:第一次,张明富干油漆工时,为了解决技术上的难题,“他省吃俭用/买了本《油漆工工艺》/一有空就钻研”,终于,他的“油漆技术突飞猛进”,找他干活的人排起了长队……

  第二次,张明富在沿海打工挣到6万元钱回乡圆梦,由于不懂管理,刚开始生意严重亏损,急得头上起火的他,买回《厂长经理干部读本》仔细阅读,从中寻找到了失败的原因,摸索出了成功的方法。

  还有,在改革之初,张明富听“每天的新闻播报”,阅读广播这本有声书,从中吃透党中央的政策,稳稳妥妥地走在勤劳致富的康庄大道上。

  诗中这三个关于读书的小细节,其实是和第一章“大坎”里提到的“企业文化”“红军精神”两两呼应的。掩卷细思,不得不竖起大拇指佩服诗人构建诗歌结构的高超技艺,以及熟稔地运用细节的绝妙之笔。

  在第二章“成长”里,诗人写到张明富去广东海峰谋生计,投靠先期到那里靠打煤球求生活的亲戚,那对善良的夫妻把自己唯一的“床”——“一块搭在长座椅上的旧门板”让给张明富夫妇,自己两口却在拉煤球的手推车里过了一夜……这个求亲靠友的夜晚,刺痛了张明富:“天地如此辽阔/ 何处才是咱农民工的最终归宿?”

  一个亲情友情人情的平常细节,原本对应的是个人人际交往中的感恩之情,但刘华的下笔没有落入窠臼,而是把其置于一个高处,虑及“农民工”这个群体的命运和前途,将其合理演绎,从中提炼出张明富的人生大格局,写出了一部令人置信的张明富“带着家乡父老/一起逐步奔小康/集体脱贫”的铁人奋斗史。

  长诗里,像这样“拔地而起”从而使主人公昂首站立的细节还有很多,它们就像一条又一条柔曼的枝藤,缠绕在长诗的骨架上,令长诗楚楚动人起来。

  特别值得提一提的是,长诗写到张明富的女儿们的几个细节。一是张明富给温家宝总理写信,“打完草稿/ 他让女儿先读一遍/ 听她俩的意见/几番修改/才开始誊写……”;二是由于大女儿张丽鈜对宣传工作不到位的疑问,引发张明富第二次动笔写信给党中央,寄给李克强总理;三是张丽鈜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,为乡村的振兴,老百姓的脱贫,向党中央献计献策,这是张家寄往北京的第三封信……

  这几个细节,诗人依然是用一颗慧心,用小雨润万物的方式告诉读者这样一个观点:身教胜过言教,好的家风才能将健康绿色、积极阳光的生存理念代代传承下去。

  (四)

  长诗的妙笔多多,我都想写出来和大家一一分享,但我已经说得太多了,请允许我还说一点才划上句号吧。

  长诗主体部分的最后一章,即第六章“筑梦”,诗人给读者展示了张明富是如何把自己的梦变成家乡父老的梦,又是如何让家乡父老的梦可持续下去,努力把“中国农民工政策发源地——大娄山下这个曾经偏僻贫穷的大坎村,打造为“贵州山区圆梦第一村”。“筑梦”的底子则是张明富对父老乡亲、对故土家园的深情:这个五颜六色的“梦”/如今已跳出小小的自我/从童年凉风沟出发/经青年大坎村/成年团泽镇/然后沿革命圣地的红色足迹/翻越云贵高原的险峻挺拔/一路北上/最终盛开成/中华大地一朵艳丽奇葩//

  想起艾青的诗句:“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?/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……”也想起海子的诗句:“亚洲铜,亚洲铜/祖父死在这里,父亲死在这里,我也将死在这里/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。”

  一个人,只有对生他养他的土地有爱,且爱得深沉,才会从骨子里明白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”的道理,也才会滋生出感恩、回报这些令人钦佩的高贵情感。

  张明富就是拥有这种高贵情感的人,是一个令人钦佩的人。

  刘华用“筑梦”这一诗味浓郁的构建,把大道理演化成三月惠风,在读者的心里吹开了花朵,绝妙地回答了个人只有依托党的好政策,一步一个脚印地走,才能脱贫致富;一个已经富起来的人,只有不忘自己的来路,才能将个体的生命升华成具有社会性的高级生命。

  整部长诗,从开头到结尾,以及情节的展开,细节的运用,都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做文章所讲究的“文脉”“起伏”“开合”等,是“藏锋进去转折出来”的好笔法。

  长诗的风格纯净如山里的空气,明亮如白天的光线,给人美性的享受,真是“视觉中的花朵,听觉中的天籁。”

  《梦润中国》作为”诗写脱贫攻坚大英雄“丛书之一,即将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

阅读原文

微信公众号二维码.jpg





联系我们

  •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梦润大道梦润源89号

  • 400-0852-339

  • mengrun@gzmrjt.com

  • 黔ICP备17011347号-8

梦润发展目标:发展五百年!


梦润精神:敢打硬仗,敢打恶仗,保证打赢!


梦润发展要求:硬要发展才是大道理!


发展不忘世代根,立足家乡报春晖

关注我们

学七渊知识为乐 拜四海贤能为师


电话直呼
在线客服
在线留言
发送邮件
联系我们:
4000852339
还可输入字符250(限制字符250)
技术支持: 同城互联网加 | 管理登录
seo seo